看过记录 |

第三百六十六章:时不我待(1 / 2)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楚儿明白了,夫君是念念不忘报国仇家恨。 因为在黄家湾岛随随便便问一个街边玩耍的幼童,他们都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楚儿曾经问几个街边玩耍孩子一个最普通的问题:“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呀?”

    小小孩子昂着头高声道:“我长大了要跟着家主从军,杀光建奴复我大明辽东。”

    另外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童声大声背诵起岳飞的满江红:“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孩子们叽叽喳喳告诉主母:“我长大了要做岳爷爷那样的人。”“我长大了要学戚少保。”……。

    黄胜的教育是成功的,黄家体系的人民不仅如此说而且在付诸行动,人人都期望家主选兵时选中自己的儿子。

    人人都知道建奴是最恶毒的,黄家早晚会登6辽东把那些兽类斩尽杀绝。

    黄家人民的最初来源都是辽东土著,他们太多人被建奴奴役过,也见识过建奴骑兵的凶残,也看到过明军如何不堪一击。

    前几年家主明确了黄家人马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建奴,许多人都认为根本不可能,只想着能够守住黄家几个岛屿就算万幸了。

    时过境迁,如今的黄家人民不一样了,他们看到了黄家的展,读了英雄的诗篇,见到了黄家人马的战斗力,人人都认为击败建奴收复辽东指日可待。

    袁崇焕成功欺骗了一个孩子后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志得意满来到辽东赴任,幻想着跟红歹是媾和,拿着五百万两的辽饷不思进取,费时费力构筑以锦州为据点的防线,妄图跟建奴对峙。

    可是桀骜不驯的平辽总兵官毛文龙屡屡偷袭后金军,红歹是以此质疑大明媾和的诚意。

    忠明堡驻守的游击将军黄明理和已经被册封为内喀尔喀台吉的庆格尔泰是黄胜的势力范围,袁崇焕想找些由头下手为难,因为他想修复跟黄胜的关系。


    他不是个战略家是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也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阴险毒辣之人,他想让黄胜的人马难以为继,然后派遣茅元仪主动示好,不愁年纪轻轻的黄胜不就范。

    经过近一年的打小部落扩充实力,庆格尔泰现在有了不到四千骑兵,大明承认两千人的军饷。

    因此这位台吉日子过得去,蒙古人得不到一两银子自己也过了,他一年能够拿到四万多两银子的军饷当然过得滋润。

    黄家大量采购内喀尔喀蒙古部落的牛羊和皮毛,平价按照人头卖给他们粮食和盐铁,因此庆格尔泰这里的不足两万牧民有可能是生活最好的蒙古人。

    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定居了,冬天,高台堡里住了有一万多,忠明堡西堡住了三五千。庆格尔泰有钱粮,在不断修缮高台堡,鼓励牧民在堡内修建住宅。

    黄胜对庆格尔泰的表现比较满意,他投靠大明投靠黄家获得的好处不是建奴能够给予的,只要不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投降建奴根本不可能。

    黄家留在忠明堡的屯民也有三千余户,过一万五千人口,他们有一部分是黄明理、黄明道麾下辽东籍大明兵丁的家眷。

    还有一部分就是收留的无地农民,沿海、沿河已经挑选好地开垦了十几万亩屯田,今年有望收获二十万石春小麦。

    袁崇焕自认为一心为公,他真的不是汉奸,他想干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实在想不出这位大才子为何就是瞧不上自己,处处跟他为难?

    这就是一切悲剧的起因,一个没有才能的人能够左右国家大事,能够决定将军的生死,他自认为自己是对的,用他短浅的见识看世界处理事情。

    大明有太多这样的官员,平时不知道练兵守土加强防御,贼兵围城时束手无策,最后自己上吊全节,落得个忠臣美名。

    可是这样的忠臣可取吗?由于他的渎职导致无数百姓罹难岂是他一死可以赎罪?他们也就比投降乞命的软骨头好一点点而已。

    袁崇焕认为自己是对的,开始针对东江镇布局,居然要让朝廷给东江镇的粮饷转道去山海关点验后才可以往皮岛。

  



第三百六十六章:时不我待  
实在闲得疼作品:  明末汉之魂  一九八一年  明亡之后无华夏  我比崇祯大一岁  
类似:  超维术士  斗破之无上之境  万古天帝  诡三国  

加入书签

书页/目录

搜"大明帝国日不落"
360搜"大明帝国日不落"
语言选择